logo

·中文版·English

|企业邮箱 |OA办公系统

公司媒体

核心产业

民航运输金  融

航空置业通用航空

航空制造文化旅游

航空物流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如意西路交叉口向北100米航空经济服务中心
邮编:450000
电话:0371-87519086
传真:0371-87519086
网址:http://www.hnhtyxgs.com/


学习视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公司媒体 > 学习视窗

学习视窗(2013年第4期,总14期)

时间:2013年07月19日   来源:

 

 

 

目  录

 

【声    音】

习近平: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 3

李克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 3

李克强:企业要在保证质量和效益前提下高调 5

李克强: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5

刘云山:以优良作风抓好落实,把美好梦想变为现实 6

赵乐际:坚决反对奢靡、享乐主义 7

万  钢:战略研究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7

王  君:少吃一桌饭,多盖一间房 8

徐守盛:带头过“紧日子”“苦日子” 8

强  卫:回应好群众的普遍关切,解决好群众的特殊困难 9

李小鹏:抓安全不可能一劳永逸 9

苏树林:陷阱在脚下 成败在手中 9

郝  鹏:改作风更要勤动腿 10

楼阳生:善于学习是干部进步的开始 11

姚引良:沉下去才能贴近群众心窝 11

【作风建设】

习近平《之江新语》文章选登(三) 11

孙永春:凝聚追求“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14

【班子建设】

刘云山:谈谈端正学风 16

【实现中原梦】

郭庚茂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3

谢伏瞻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8

【形势瞭望】

拿什么启动中国经济“升级版”? 30

韩长赋:关于稳中求进的几点认识 32

【评    论】

瞭望:领导干部要善于底线思维 35

 

 

 

 

 

 

 

 

 

 

 

 

 

 

 

【声    音】

 

习近平: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

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

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各国交往频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

——4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主旨演讲时指出

 

李克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

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着力建设廉洁政府。

新一届政府要完成好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三大重点任务,必须着力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其中建设廉洁政府十分关键。廉洁是公信力的基石。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和解决腐败问题,政府就会失去公信力,人民就不会相信我们能把其他事情办好,我们的一切工作和努力就有可能付诸东流。

要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推向深入,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

今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六个要求:一是简政放权。抓紧推进职能转变,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这是反腐倡廉“釜底抽薪”之策,也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释放制度红利。不能干了市场的活儿,弱化甚至失了政府的责。

二是管住权力。防止腐败的利器之一是深化改革,特别要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同时以完善的规则和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和政府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和治理腐败。

三是管好钱财。筑牢预算约束力的防线。财政资金、公共资产都是纳税人的钱,任何人都没有贪污浪费的权力。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把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逐步做到所有政府开支都要事先编制预算,让人民能有效进行监督。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四是政务公开。让权力公开透明,也是最有效的防腐剂。要及时主动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信息,向人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

五是勤俭从政。今年要把倡俭治奢、倡勤治懒,作为转变政风的工作重点。在财政增收趋缓而刚性支出增加的形势下,政府必须首先过紧日子。有困难不能难百姓,只能难自己。本届政府任期内,要坚决落实国务院向社会承诺的“约法三章”。严格公务用车、机关办公室使用标准等,推进公务用车服务市场化。在公务接待方面,政府和国有企业都要有严格规定,能俭则俭。切实减少会议和文件。

六是依法促廉。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程序正当。不作为或乱作为,要依法承担责任。

——3月26日上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讲话指出

 

李克强:企业要在保证质量和效益前提下高调

你在国外高调,国内也不要低调,企业怕什么,要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高歌猛进!

——3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时指出

 

李克强: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长三角区域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分量大,既是沿海经济也是内地经济的最大引擎,对国际国内市场反应灵敏。这次调研反映长三角经济形势总体平稳。但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积极因素和隐忧并存。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搞好宏观调控,统筹考虑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另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勇气和智慧推动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对稳增长、增后劲具有双重作用,是现代化必由之路。没有这种积极主动的“升级”,发展也难以稳住、更难持续。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在扩大开放中培育和拓展好国内市场,这是在风云变幻中确保发展能够不断持续的重要基础。转型升级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面对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要支持企业加快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实现进中求好。

经济转型升级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稳增长,首先要看就业稳不稳,要更加注重向调整结构要就业,特别是要围绕经济升级的需求,像“抓工业上项目”那样对发展服务业下功夫、出实招,释放扩大就业潜力。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不解决,发展就会“断粮”,民生就会“打折扣”。这也是转型升级必须破解的难题。各级政府要增强紧迫感,更加主动地采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力推绿色发展,把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稳定经济大势,既要发挥宏观政策的作用,更要依靠改革促进转型,激发社会、企业、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要抓紧清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取消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规定,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他们在更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参与竞争。特别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

 

刘云山:以优良作风抓好落实,把美好梦想变为现实

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方向目标十分明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关键是以好的作风来落实,聚精会神地抓落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变成具体行动、实际效果和人民利益。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国两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我们有了好的纲领、好的蓝图,重要的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用在抓落实上,把工作重心和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不落实,再好的目标都会成为一纸空文,再宏伟的蓝图都会落空。抓落实,贵在实、难在实,这就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办实事、求实效,不能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从务虚到空谈地“空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沉下去、接地气,和群众一起实干,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一手材料,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更好地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

抓落实需要好的作风。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制定出台改进作风八项规定,一定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觉,深刻认识作风是党的形象、党的生命,切实解决“不以为然”的问题。要拿出管用有效的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改作风,切实解决“只说不做、虚晃一枪”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地改作风,不搞变通、不耍花样,切实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人民群众对改进作风普遍赞同,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必须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坚持常态化、长期抓,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步步深化、久久为功,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凝聚人民群众、推进事业发展。

——3月28日下午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天津调研时指出

 

赵乐际:坚决反对奢靡、享乐主义

自觉做到政治坚定、公道正派、作风优良、善于学习、清正廉洁。

要坚定政治信仰,履行政治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服从服务大局。要深怀公道正派之心,恪守选贤任能之责,公平地对待人,公正地评价人,公道地选用人。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求实创新,始终艰苦奋斗,做到作风深入、工作实在、生活俭朴,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如饥似渴加强学习,一刻不停增强本领,不断提高把握大局、运用规律、推进工作的能力。要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心存敬畏、守住清白、带好队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与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和市县组织部长任职培训班学员座谈时指出

 

万钢:战略研究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战略研究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敢于突破传统、权威,直面真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做战略研究要提高对宏观形势的研判能力,准确把握形势的新变化新动向,要未雨绸缪,想决策者之所想,想决策者之未想。战略研究不仅需要宏观认识,更需要微观积累,因此要深入基层,准确掌握科技实情,敏锐洞察科技发展要求,及时反映有关科技的社情民意。

——3月29日,在“第四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万钢提出

 

王君:少吃一桌饭,多盖一间房

“少吃一桌饭,多盖一间房”,减少的是应酬,改进的是作风,体现的是为民。我们一定要把勤俭办事省下的钱用在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上。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党委常委会研究棚户区改造工作时指出

 

徐守盛:带头过“紧日子”“苦日子”

要大力推进党风政风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一抓以身作则。要对自己动真格,从自己“紧”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二抓持之以恒。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紧一阵、松一阵,搞一阵风。过“紧日子”、“苦日子”必须成为常态。三抓正风肃纪,既要抓反面典型,也要抓正面典型,让群众看到新变化、新气象。

——3月26日上午,湖南省委书记、省长徐守盛在省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是指出

强卫:既要回应好群众的普遍关切,更要解决好群众的特殊困难

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既要认真回应好群众的普遍关切,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更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特殊困难,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4月1日至2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赴萍乡市就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时指出

 

李小鹏:抓安全不可能一劳永逸

安全生产抓好一段时间就不用抓了、不用忧虑了,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抓安全生产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能警钟长鸣、坚持不懈。

——3月27日,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省政府安委会扩大会议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

 

苏树林:陷阱在脚下 成败在手中

要以转变职能为抓手,以改进作风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在“六个反对”上狠下功夫。

一是反对官僚主义,当好人民公仆。一要转变职能,二要提高效能,三要依法行政。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摒弃“官本位”思想,不准耍弄特权、与民争利,不准推诿拖沓、效率低下。

二是反对形式主义,坚持脚踏实地。政府工作任何时候都要始终把脚踩在地面上。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特别是不能搞“自编自演、自拉自唱、自娱自乐”的自我感觉良好但群众非常反感且劳民伤财的事情。

三是反对自由主义,严守政治纪律。从政府工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高举党的旗帜,保证政府工作不走偏、不跑邪。尤其要强化纪律观念、强化监督检查、强化行政问责。

四是反对党八股,改进文风会风。文山会海、照抄照搬,不仅浪费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还极易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讲话、发文要像包包子,做到皮薄、馅大、汤多。“皮薄”,就是文字精炼、开门见山、直切主题;“馅大”,就是内容丰富、言之有物、操作性强;“汤多”,就是语言鲜活、思想性强、有感染力。

五是反对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重在坚持,要体现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变成一种自觉和习惯。

六是反对腐化堕落,坚持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下属不掉队。谁都想日子过得好一点,但是身为共产党的干部,有些事就是不能干,要时刻谨记教训就在身边、诱惑就在眼前、陷阱就在脚下、成败就在手中。

——3月26日,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在省政府廉洁工作会议上指出

 

郝鹏:改作风更要勤动腿

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一股狠劲抓落实,一门心思谋发展,一腔热情惠民生。

改作风抓落实,不能光动嘴,更要勤动腿。要多走基层、沉下去、接地气,和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尽量少开会、开短会,必须开的会就集中开,腾出大块时间到一线,横下心去摸实情、干实事、求实效。

——3月29日,青海省委副书记、代理省长郝鹏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指出

 

楼阳生:善于学习是干部进步的开始

抓学习,是建设学习型执政党的必然要求。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不学习,干部的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步伐。

衡量干部成长进步的标准,职务提升只是一个方面,思想水平和能力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善于学习,是一个干部进步的开始。讲进步,要立足于思想、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种进步是管长远的进步,是能以不变应万变的进步。

——近日,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楼阳生撰文指出

 

姚引良:沉下去才能贴近群众心窝

不了解基层、不熟悉民情是青年干部的“通病”,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就是面向基层、汲取营养,深入群众、甘当学生。下基层既可以了解国情、民情,也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在工作中增长见识,磨练意志。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近日,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在市千名领导干部下基层动员会上指出

 

【作风建设】

习近平《之江新语》文章选登(三)

2013年3月28日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二○○五年二月七日)

 

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是我们省级领导干部,众目睽睽,大家关注,更应注重身体力行,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给人们以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行为上的良好示范,在领导工作中靠前指挥,在钱物使用上严守规定,在用权用人上坚持原则,在处理问题上公道公正,在解难帮困上尽心尽力,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在生活待遇上不搞特殊化,在团结共事上胸怀坦荡,努力展示自身过硬、组织信赖、下级钦佩、群众拥护的良好形象。

 

激浊扬清 正字当头

(二○○六年二月二十日)

 

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庭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正百官,要稳社固稷泽百姓,就必须惩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国家才有希望,社稷才能稳固。

当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在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面前,党员干部就应坦荡做人,一心为民,视民为根,具有“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努力造福一方、平安一域。党员干部如果失去律己之心,随波逐流,趋利媚俗,放纵自己,就会混淆是非,走上邪路,使国家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所以,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做到身在顺境而不骄纵,身处逆境而不失志,宠辱不惊,处变不乱,扎实工作。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党员领导干部正字当头,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才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褒扬正气、贬抑邪气,尊崇廉洁、鄙弃腐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他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众所周知,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个解决这些时代问题的持续过程。我们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与别的时代、别的国家所不同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现阶段就业、社会保障、协调发展、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就是时代的声音,也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对这些时代问题,首先要从时代的高度、大局的高度去看待、去研究,科学分析当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分析成因,寻找对策,科学解决。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

 

要“干事”更要“干净”

(二○○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特别是对事业要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仅仅是上级推着干、群众推着干,首先是自己要始终充满激情、充满干劲,这样去干事业,才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

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工作职能的转变,“有为”和“无为”发生了一些变化,党委、政府抓管理和服务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加重了。这在我省这样的市场经济先发地区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更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干事,怀着如临如履的心态保持干净。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这样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廉洁自律,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而且还要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指导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风气,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孙永春:凝聚追求“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2013年4月3日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实现“中国梦”,干部就得把作风锤炼得扎扎实实的,先干不争论、快干不议论、实干不空论

 

作风问题从来都是一个大问题,其实质是一个党性问题,党性纯则作风正。要实现“中国梦”,干部就得把作风锤炼得扎扎实实的,始终坚持激情干事、为民干事、务实干事、清廉干事,先干不争论、快干不议论、实干不空论,不断形成、积累和传递追求“中国梦”的正能量。

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激情。没有激情,就不会有动力,不会有干劲,更不会有拼劲。1903年鲁迅先生自题一首诗赠给朋友许寿裳,流传最广的一句是“我以我血荐轩辕”,意思就是要用我的热血来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朴实无华却字字千钧、满怀激情。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最重要的在于他骨子里对国家、民族的一腔热血和激情。有精神才有力量,有激情才有拼劲。我们要点燃每个人的激情与自信,激起党员干部和群众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斗志,始终保持一种激情干事的状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人尚有这样一种情怀,我们的干部更要有这样一种牵挂、一种意识、一种境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始终记着人民的恩情、想着群众的疾苦、念着百姓的期盼,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才配得上“公仆”称号。我们的干部为民还是为己,为发展还是为“官帽”,群众心里自有一杆秤。各级干部一定要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扪心自问究竟能力够不够、观念新不新、作风实不实、业绩优不优,从而知不足而奋进,切实为人民用好权、履好职、干实事。

务实干事,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之要,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需。我们党一直都倡导求真务实。干部要干,要实干。“干”是行动,“实”是标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归根结底要从“干”中来、从“实”中出。务实干事,想干事是前提,会干事是基础,干成事是关键。各级干部都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真抓实干的方法举措,对定下来的事,一定要一项一项地推进,一件一件地落实,真正做到思想务实、措施务实、作风务实。

老百姓评价一名干部好不好,廉洁不廉洁、干净不干净是重要标准。如果一名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自身不干净,说话办事的底气就不足,对歪风邪气也不敢理直气壮地抵制,这样的干部就算能干事,也不一定干得成事,或者说不一定干得成好事。所以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就是这个道理。最近以来,一批违法违纪的干部先后被查处,动作很快,群众拍手称快。组织上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我们对干部严格要求,既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干部不廉洁,害人害己,误党误国。要时刻警醒,当“清官”不当“糊涂官”,算“清廉账”不算“糊涂账”,管好手、管好腿、管好嘴、管好人。尤其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资金和建设项目都比较多,越是这个时候,各级干部越要注意,既要“一心干事”,又要“一身干净”,不仅要创造不留遗憾的“精品工程”、不留后患的“平安工程”,更要创造不留污点的“廉洁工程”。

(作者系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班子建设】

 

刘云山:谈谈端正学风

2013年4月8日   来源:学习时报

 

学风与作风、文风紧密相连,也是党风的体现。在哲学上,学风是认识论问题。对一个政党来说,学风是思想路线问题,反映着党的理论自觉程度,反映着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反映着党的精神面貌。重视学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主席曾鲜明地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毛主席把学风问题与思想方法、理论运用、工作态度紧密联系起来,放在“第一个重要的问题”高度来认识,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学风建设,这一段时间以来,全党对改进作风、端正学风形成了共识,在许多方面呈现了新的气象。

应当说,当前党内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情况总的是好的,多数党员干部学习自觉性比较高,各级党组织在推动党员干部学习方面取得不小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学风不正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一,最大的学风不正就是不重视学习、不注意学习。有的党员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不读书、不看报,热衷迎来送往,忙于事务、忙于应酬,学风不浓、玩风太盛,对学习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习当成任务、当成负担,装装门面、摆摆样子,不是自觉地学习,而是被动地学习;有的信奉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比理论更重要、更管用,自以为是、自我满足,凭经验办事、凭感觉行事,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以为然、不以为重。第二,学风不正最普遍的现象是“空对空”、“两张皮”,也就是学习和应用不统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可现实中有些人经常是学的一套、说的一套,干的又是另一套,不把所学习的东西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种现象,有的人在学习时不把自己摆进去,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也是不良学风的表现。第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严重。有的表面上看重视学习、也在学习,但背后有着浓厚的功利色彩,有的为了应付考试,有的为了职位晋升。另一种实用主义现象,就是各取所需地学,断章取义地学,运用时随意取舍、任意剪裁。上述各种形式的不良学风,不仅妨碍党员干部本人的学习提高,而且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克服不良学风已经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课题。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学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3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学习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很深刻、很重要,是对全党大兴学习之风的有力动员,是新形势下的“劝学篇”。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看世界看中国、看现在看未来的广阔视野,从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习、弘扬良好学风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党兴起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聚集推动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一、要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形成学习的热潮。

 

学风、学风,学习之风,首先是要学习。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中第一位的就是学习型,学习始终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提高服务本领的前提,是勇于创新创造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现在,形势变化很快、实践发展很快,我们每天都会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许多东西是“未知远大于已知”,“本领恐慌”问题依然存在。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如何跟得上实践的发展,如何进行好“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善于学习,以此增强我们的本领。学习是立业之基、兴国之基。学习者智,学习者胜,学习者生存,学习者发展。对一个人,对一个政党,对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好了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好学才能上进,选择了学习也就选择了进步。

加强党员干部学习,需要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来一个学习的竞赛,掀起学习的热潮,真正使我们党成为一个人人学习的大学校。要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广泛参与、共同学习,培养先进的学习理念,拓展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载体,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的鲜明特征,使全党洋溢着刻苦钻研的求知之风、博学慎思的思考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挤时间学习,下功夫学习,在学习中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真理支撑,在学习中汲取提升思想境界的精神滋养。各级领导干部要做自觉学习的表率,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头学习,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形成学习的长效机制,把学习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作为评价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使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正确的办学宗旨,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提高的重要阵地。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问题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日中央党校讲话中最后特别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这实际上是在大声疾呼要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统一到什么地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点在哪里?就是“问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敏锐抓住并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些重大而紧要的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解决、取得突破,才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树立问题意识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把钥匙,也是弘扬良好学风的应有之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就是拿起理论的武器,到社会实践中敏锐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问题什么时候都会有,关键看能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以敏锐眼光和宽广视野去观察,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捕捉问题、找到问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前,还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弄清楚事物的本来面目及相互联系,找到问题存在的背景、根源和症结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和促成实际问题的解决,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知与行相统一、学与用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增强综合素养、提高工作能力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就是理论回到实践、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

 

三、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

 

在深入实践中学习,在总结经验中提高,是我们党的一个优秀品质,也是培育优良学风、作风的重要途径。毛主席曾生动地指出,我们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对改革开放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新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事业发展不停顿,我们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也不能停顿。总结已有的经验,特别是总结成功的范例,有利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借鉴,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也有利于我们增强克服困难、开拓未来的信心。总结经验,还可以让我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掌握实际工作需要的方法与武器。

总结经验,最直接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调查研究。读书是学习,调查研究是更重要的学习。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弘扬良好学风,就要倡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沉下去、接地气。对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也要提倡“走转改”,提倡经常在路上、在现场、在基层。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才会受到火热社会实践的感动。习近平同志2011年11月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专门讲了调查研究,就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的正确方法、保证调查研究的制度化进行了深刻阐述。我这里强调一下,开展调查研究,关键要善于从实践中获取真知,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把握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提炼实践中的新创造新经验,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服务群众的本领。

 

四、要坚持正学风与转作风、改文风一起抓。

 

学风、作风、文风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合起来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作风不好,必然体现在学风、文风上;学风如何、文风如何,又反映着作风的状况。当年我们党开展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就是把三者统筹起来一并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也是把“三风”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的。解决学风问题,不能就学风谈学风,必须与解决作风问题、文风问题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成效。

我们的学习不是经院式的,不是空洞虚化的。端正学风,就应当很好地坚持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与做相脱节、知与行相脱离的问题,真正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防止急功近利,防止形式主义,防止脱离实际。文风是学风、作风的窗口。今天的实践无比丰富、无比生动,我们的文风也应当生动活泼、鲜活灵动。要大力倡导清新、朴实的文风,讲管用的短话,讲来自基层的实话,讲富有活力的新话,力求言之有物、亲切自然,给人以启发、给人以思考。党的干部把话讲实在了、讲明白了,党的理论才能彰显应有的魅力,党的政策才会有实践的感召力。需要指出的是,学风也好、作风也好、文风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三风”问题实际是“三观”问题。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要求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

 

五、党校要做弘扬良好学风的表率。

 

党校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熔炉,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阐述过中央党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中央党校要在学习方面发挥好“特殊重要的作用”,发挥好“表率作用、引领作用”,发挥好“火车头作用”,要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绩、作出更大贡献”。这既是对中央党校的肯定和激励,也是对中央党校的要求和期望。中央党校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把学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从严治校,严肃校风校纪,在弘扬优良学风方面作出示范、走在全党前列。

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来党校学习,是人生中十分难得的经历。在党校学习,为大家提供了一整段时间系统学习的机会,提供了各方面学员相互交流提高的机会,提供了工作“热运行”中进行冷思考的机会,提供了静下心来“踱方步”、想问题的机会,提供了修身养德、“面壁成佛”的机会。近年来,一些人把进党校视为“认认人、养养神、串串门”,不忙学习,忙社交、忙吃喝,跑门子、拉关系,有的让人代写论文,有的甚至还有陪读班子,这不仅损害了党校声誉,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应当明确,党校是干部学校,是神圣殿堂。进入党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学习。凡是到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都是普通学员,所有学员都没有等级、没有特权,不能让人代学、陪读,更不能拉关系、搞小圈子。既然来学习,既然是学生,就要心无旁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抓住和用好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不枉此行、不虚此行。中组部日前颁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对学员学习期间的日常管理作出详细规定。这是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方针和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转变学风。对中组部这个规定,各方面反映很好,关键是抓好落实、抓好督查。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2013年3月28日在中央党校弘扬良好学风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实现中原梦】

 

按: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郭庚茂同志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谢伏瞻同志为省人民政府省长,他们在会上的讲话都提到要为实现“中原梦”目标而奋斗。对河南来说,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为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和理解“中原梦”的内涵,现将郭庚茂、谢伏瞻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有关讲话编选如下,作学习参考。

 

郭庚茂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这次会议,乘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东风,坚持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顺利选举产生了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人民政府省长,充分体现了全体代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反映了全省人民团结一心、促进发展的共同意志。

会议选举我担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这是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从今天起,我就是省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了。我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与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道,继承发扬历届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牢记宗旨、恪尽职守,遵守法律、发扬民主,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的重托。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着力提高立法水平、切实增强监督实效、认真决定重大事项、依法做好任免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不断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推进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这两个重要讲话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和延续,是我们做好工作总的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学以促思、学以促研、学以促干,自觉把这两个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到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总体活动中去,贯穿到推动河南发展的全部行动中去。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点燃了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无限激情。对河南来说,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我们要把中央精神和我省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凝聚起全省一亿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磅礴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原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原梦,一定要抓紧发展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筑牢梦想根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人均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环境,肩负着加速转型、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承担着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责任,挑战前所未有、时间尤为紧迫、任务艰巨繁重。顺应人民期盼、造福一亿人民,必须加快发展;抢抓难得机遇、壮大综合实力,必须加快发展;加快转型跨越、服务全国大局,必须加快发展。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发展,一切举措都要着眼发展,一切行动都要服务发展,一切力量都要推动发展。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扭住第一要务,突出主题主线,研究破解重大课题,完善提升思路举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实现中原梦,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道路关乎命运,方向引领未来。近些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规划建设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努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提出并推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战略、发展目标越来越清晰,发展思路、发展措施越来越明确。“政贵有恒”,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谋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坚持中提高完善、在继承中与时俱进。要进一步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综合带动提升作用,在坚持推动三化协调的同时促进四化同步。要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省策和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持续拓展开放新领域,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以开放推动转型、实现跨越。要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之策,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持续挖掘改革这一发展的最大“红利”。要把“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作为科学发展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抓手,持续丰富内涵、完善举措,推动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原,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生活环境。

实现中原梦,一定要立足当前开拓创新。这几年,我们把实现即期增长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化解当前矛盾与夯实未来发展基础结合起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办成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事,办妥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难事,办好了一批利民惠民的实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好的前景都是立足当前做出来的。我们须胸怀全局、瞻望大势、看清方向、把握机遇,更要脚踏实地,从当前该做并且能做的事情做起,在走好每一步、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为下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思维定势,摒弃惯性做法,在自觉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克服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意识,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阔胸襟,以转变观念开辟发展路径、拓展发展空间。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攻坚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以昂扬向上的锐气应对挑战,以锲而不舍的韧劲破解难题,以无比坚定的信心推动发展。要讲求方式方法,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短结合,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今年,要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的大好机遇,抓好关键、举纲带目,以开放招商“一举求多效”,以新型城镇化“一发动全身”,以优化软硬环境“一优带百通”,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中原梦,一定要弘扬中原人文精神。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南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敢塑造了文明健康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这是我们实现中原梦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着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大力弘扬中原人文精神,树立和提升河南形象,把历史文化的精华积累转化为加快崛起的强大力量。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相同的理想追求和统一的精神纽带。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培育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和社会风气。要讲究诚信、守信践诺,把约定的事项落实好,把承诺的事情兑现好,建设诚信中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三平”精神,以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提振士气、激发热情、鼓舞斗志,让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去。

实现中原梦,一定要以人为本依法治省。中原梦是全省一亿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一亿人民来实现,必须为一亿人民造福祉。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省,让人民安居乐业、让社会安定有序,充分调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多为群众干实事解难事,倾情尽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使老百姓成为改革发展的现实受益者,以改善民生的成效来凝聚民心、推动发展。要着力构建和谐中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河南建设,及时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在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里。要全面实施依法治省基本方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善于运用法律规范行为、协调利益关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和行为准则。

实现中原梦,一定要建设过硬干部队伍。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是推动改革发展、实现中原梦的中坚。我们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建设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建设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骨干队伍。要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把关键时刻勇于担当、能打硬仗的干部用到重要岗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考核体系、考核办法,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要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强化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的意识,增强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本领,提升统筹协调、科学决策的水平,真正做到不走错路、少走弯路。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按照中央部署开展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实干、倡导实干、崇尚实干的浓厚氛围。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梦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原梦展现了河南发展的恢宏画卷。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万众一心,奋发进取,加快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宏伟事业,努力在实现中原梦的伟大征程中创造河南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伏瞻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我担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这是对我的充分信任。在此,我向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担任一个一亿以上人口大省的省长,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深切体会到全省人民的殷切期盼和重托。我一定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宝贵机会,忠诚履职,夙夜在公,勇于担当,为全省人民谋福祉,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力量。

当前,河南的发展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特别是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获批,河南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河南人口多、底子薄,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以庚茂书记为班长的省委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省政府一班人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紧紧依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一,全力推动科学发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根本出路在科学发展。我将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解决河南一切问题的关键,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坚持和完善历届领导班子创造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以贯之促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以科学发展的成果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第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将努力把中央政策与河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之策,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思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抢抓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题材效应,努力营造开放环境,拓宽开放领域,完善开放政策,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好效果发展。

第三,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我将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落实惠民富民政策,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现实利益问题入手,不开空头支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持续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推动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第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中央部署,切实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务员素质,努力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

第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决反对腐败,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以身作则,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部署工作中出实招,在落实工作中求实效,杜绝形式主义,不折腾,不空谈,不做虚功,不图虚名。

各位代表!

河南的发展任重道远,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中原梦和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团结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形势瞭望】

 

拿什么启动中国经济“升级版”?

2013年4月7日   来源:新华网

 

中国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阻力在哪?中国企业“走出去”瓶颈何在?企业家在推动改革上能否有所作为?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经济学家‘六问’”分论坛上,一场学、商前沿关于升级中国经济的思想“交锋”让论坛迅速升温。

“与英国18世纪、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中国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稍逊一筹。中国自主创新的困难在哪里?”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带来新制度经济学鼻祖、102岁的罗纳德•科斯教授的“跨洋考题”。

海航董事长陈峰第一个“接招”。他从历史与现实、人才与文化多个角度阐释“中国人有创新的基因,只要有好的创新机制和环境,一定能迎来伟大的创新时代”。

“我手中这款手机,可以实测周围环境中的细微颗粒物含量,然后告诉手机主人,在此环境中生活一天相当于吸多少烟。”远大集团总裁张跃“推销”起本公司的创新产品来。

“中国人真正令自己骄傲的、像蒸汽机那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创造很少。”北大教授张维迎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基本依靠的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认为,近年中国在创新上呈上升态势,但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更加鼓励培养创新精神。

企业家和专家在两点上有共识:一是中国科研经费逐年提高,给人感觉“不差钱”。但经费管理不合理,“不少钱用在吃饭报销上了”。二是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而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尽管张跃和陈峰充满自信地列举了自己公司海外发展和并购的优秀“成绩单”。中外专家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失败和教训“比比皆是”。

陈峰认为,中国企业已站在一个从跟随到引领的新起点,只有练就内功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长期健康发展。张亚勤把企业国际化比作“新四化”——技术人才国际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市场本土化。

“一个问题一直纠缠着我。中国GDP增速降低到百分之七点几,是否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成绩?如果中国经济失速究竟会有什么后果?”张亚勤又抛出问题。

菲尔普斯教授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持续走低会有不少负面效应。

“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很低,还有很多穷人要脱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靠高GDP支撑。问题是现在改革没到位,市场经济有很多扭曲。所以要转变发展方式,既要GDP,也要青山绿水。”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说。

陈峰把改革比喻成“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博弈。

商学名流关注到新一届政府锐意改革,“再深的水也要趟”的决心。经济学家们呼吁企业家要有所担当,在改革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韩长赋:关于稳中求进的几点认识

2013年3月25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都进一步强调“稳中求进”。我学习理解,稳中求进不仅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实际上也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总方针。

首先,稳中求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针对性方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提出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实施了一揽子扩大内需措施,在外部冲击中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实践证明,稳中求进方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其次,稳中求进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方针。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正处于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稳步前进,不冒进、不停滞、不拐弯、不倒退。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只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根本上讲,稳中求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全局性方针。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稳中求进。以稳中求进统揽全局,既可通过发展逐步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又可避免在发展中使矛盾激化、问题恶化,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稳中求进,基础在稳,关键在进。着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应是“五稳三进”。

所谓“五稳”:

 

一是稳定增长。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速度和规模上去了,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可以容忍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是,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速度过低,不仅会影响社会的预期和信心,还会引出各种矛盾和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只要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就可以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我们既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也不抑制合理的经济增长,关键是推动经济增长由注重速度和规模转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上来。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7.8%。全国两会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7.5%左右,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二是稳定物价。物价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最受老百姓关注。物价过低,经济有陷入衰退的危险;物价过高,则是经济失衡的信号。保持物价相对稳定,经济才能健康运行,人心才会稳定。

三是稳定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四是稳定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五是稳定出口。稳定出口不是为了出口创汇,而主要是为了稳定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稳定外向型就业,同时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中央提出,2013年外贸进出口力争增长8%左右。今年外贸特别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仍然疲弱,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发达国家鼓励制造业回归,东南亚国家出口竞争力上升,而我国出口优势特别是成本优势在递减。稳定增加出口,需要实行出口多元化战略,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培育潜在市场,加快形成出口新优势。

总之,只要保持增长、物价、就业、农业和出口这五个方面基本稳定,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闪失,社会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所谓“三进”:

 

第一,改革上要进。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成功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但也应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过去改革主要是思想上的解放、观念上的转变,现在改革则主要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资源要素的重新分配。推进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上取得新进展。改革的重点,还是要在“放”字上做文章:既要放开,又要放权。所谓放开,就是拆掉“弹簧门”、打碎“玻璃门”,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创造更好的条件。所谓放权,就是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第二,结构上要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产能过剩、结构趋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要利用全球范围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和经济下行的反作用力,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优化。调整结构,要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并用,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并举,实行地区、产业差别化政策。既要把过剩产能、高能耗产业等“长腿”锯掉一部分,又要把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短腿”补上去,当前最紧要也最难的是压缩、消化过剩产能;既要鼓励东部地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盘活存量,也要支持中西部地区通过加快发展做大增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在经济冷时抓紧调整,又要在经济热时不忘调整。

第三,民生上要进。忽视甚至弱化民生,不仅会付出政治和社会成本,从长远看也会影响到经济发展。

总之,改革亟待新突破、结构急需新调整、民生亟盼新提高。三者紧密结合,相映共进,就能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作者为农业部部长,本文在编选时内容有删减)  

 

【评    论】

 

瞭望:领导干部要善于底线思维

2013年4月7日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只有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攻坚克难,“中国号”巨轮才能直挂云帆、长风破浪,驶抵胜利的彼岸。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在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引起广泛共鸣。

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对于我们准确判断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化挑战为机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看形势、作决策,都要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及时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争取有更大作为。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曙光在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说现实是此岸,梦想是彼岸,中间则往往隔着湍急的河流。当前,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涉“险滩”、啃“硬骨头”的深水区。“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只有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攻坚克难,“中国号”巨轮才能直挂云帆、长风破浪,驶抵胜利的彼岸。

底线思维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处事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我们,但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清醒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在现实生活中,有备无患的关键在于“备”。比如,在一些特别敏感问题的处置上,只有做到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准备”,才能有惊无险、化险为夷。殊不知,这就是底线思维的辩证法。底线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和决策过程,着眼于负面后果,建立防范体系;在防范的同时,更在于积极转化,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因此,凡事做了最坏打算,最终结局经常是最好的收获。

树立底线思维,对于我们推进改革开放事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提倡在改革开放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摸”的过程,也是寻找底线的过程。比如,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改革的共性和差异性,不同利益群体对改革的承受力,机构改革的力度、速度与维系正常行政运作的平衡,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小心求证,从而在实践中既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又稳妥把握、务求必胜。就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如果把底线思维筑牢,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想细,“想一万、想到万一”,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不测”因素,因地制宜在实践中创新、调整、总结,顺利推进各项事业。

底线思维是包括辩证法、实践论在内的系统、科学思维。善用底线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前瞻风险、守住底线、防患未然,才能掌握改革实践的主动权。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犹如一场艰巨的马拉松,唯有底线思维,凡事未雨绸缪,才能不走弯路、不跌跤,最终跑出好成绩。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诸多民生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资源、环境、生态压力迫在眉睫。直面挑战,需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也需要管控风险、防守底线。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从制定宏观政策、措施到出台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方案,都需要准确地找出短板,据此划定底线。比如,上项目搞开发,就必须考虑环境生态容量,考虑土地、拆迁等涉及民众现实利益的合理安排。加快发展,底线思维是安全阀,是稳压器,也是保险杠。

中国的发展,最最不可忽视的是民意、民心。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一定能守住底线,众志成城托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