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作为一名临空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我出差到郑州航空港区,在一栋三层高的小楼里听工作人员介绍,未来这片土地将被打造为“东方的孟菲斯”。我当时很诧异,因为我感到那时的郑州航空港,离“航空大都市”的距离确实太远了。
机场周边十分静谧,满眼是大片未开发的空辽的土地,真正意义上的临空指向性产业尚无踪迹。从访谈中能感受到,郑州在中部机场群的优势并不突出,引进货运航空公司,培育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存在不小的难度。只觉得航空大都市只是一幅很美的蓝图,要实现这个梦想,郑州航空港似乎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短短几年时间,现实给“我的诧异”一记响亮的耳光,萌芽中的航空大都市竟然快速发展。陆续获悉富士康落户郑州航空港区,UPS开通郑州货运新航线等重大消息;郑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早已突破千万大关,货运吞吐量大幅增长,成为中部第一。今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成为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这些在以前看似很奢望的梦想,经过努力都逐步实现了,我看到航空大都市之梦正一步一步变得更加真实。
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开始涌向这里。我也被这股大潮带到了郑州,很幸运地成为河南航投规划部的一名员工。我曾经参与国内很多空港区域规划,和项目委托人一起憧憬着国内的航空港能够像孟菲斯机场、史基浦机场、樟宜机场等一样成为国际领先的航空大都市,其中包括郑州航空港。机缘巧合,再次来到郑州,拥抱郑州,并最终融入这座城市。
发展中的郑州航空港,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完成。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主体,河南航投与港区、机场三者之间如何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如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科学地选择业务切入点,以更快地参与实验区建设?如何完成从公司组建到项目运营、创新商业模式,以促进航空相关产业的集群化和根植化?当所有点点滴滴的工作在公司的各个部门和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渐渐完成时,航空大都市之梦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规划投资部,我们不仅要了解国内外航空城建设的成功经验,洞悉行业最新资讯,还需要全面了解航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状况,对于其中涉及的某个具体环节,比如航空培训和公务机,相关的行业发展前景、竞争态势、政策法规等都要深入研究,探索其运营模式。来到河南航投,才发现自己在项目的具体实施方面还有很多空白知识点,只有不间断地快速学习才能让自身业务能力得到提升,才能迅速适应河南航投参与建设航空城的需要。
只要奔跑,就会达到终点。东方孟菲斯的出现,将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经典的建设案例,出现在各国的航空城规划项目中。而我们,会因成为河南航投的一员,亲身参与航空港建设而骄傲。
郑州航空大都市——东方孟菲斯,我们共同期待。
河南航投规划投资部 张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