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机场理事会(ACI)发布2024年全球前二十大货运机场排名。尽管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量大幅增长,但由于海运受阻、近岸外包转移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在货运量和排名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跻身顶级行列,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迅速崛起,再到中国多个机场受益于世界级制造集群和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面向拉丁美洲市场的优势,全球各大机场都在适应动荡的贸易环境。这些变化不仅是地理上的,还预示着机场运营方式和未来定位的改变。
中国机场领跑
根据国际机场理事会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量强势反弹至1.27亿吨,比2023年增长9.9%,比2019年增长4.1%。全球前二十大货运枢纽共处理了5220万吨货物,比2023年增长9%,较疫情发生前水平提高10.8%。这二十大货运枢纽的货运量占据了全球航空货运总量的41%,显示出头部枢纽的集聚效应日益增强。
航空货运量强势反弹是宏观环境和市场力量共同推动的。海上航线的中断促使托运人转向更快、更可靠的航空运输;跨境电子商务需求激增,消费者要求更快交付货物;航空燃油成本下降使航空货运更具竞争力。
中国枢纽在此次排名中表现亮眼,香港、上海、广州、台北、深圳5个机场上榜,其合计货运量达1525万吨,占前二十大枢纽货运总量的29%,占全球航空货运总量近12%。在这一成绩背后,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世界级制造集群对高效物流的巨大需求,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全球高端供应链上的重要地位。
2024年,香港国际机场的货运量逼近494万吨,比2023年增长14.1%,比2019年增长2.7%。这是香港国际机场连续14年荣登“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榜首,再次巩固了其作为全球航空货运枢纽的核心地位。这一卓越成就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自由港政策带来的零关税和清关便利、国际航线网络的密集覆盖、24小时全天候运作机制和世界领先的货运处理设施等。随着第三跑道系统全面投入使用,香港国际机场在全球航空货运版图中的核心地位将更加稳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9.8%的强劲增速、377.8万吨的年货运量成功超越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排在“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第2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进步显著,从2019年的第17名跃升至2023年的第11名,再到2024年的第9名,成功跻身全球10强。其2024年货运量超过238吨,比2023年增长17.3%,比2019年增长24%。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货运量达188万吨,比2023年增长17.6%,比2019年增长46.6%,全球排名升至第19。
可以说,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和深圳宝安三大机场的发展均受益于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的推动。在高附加值、高时效性产业如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的强劲带动下,航空货运需求持续旺盛。同时,国际货运网络完善、基础设施投资、多式联运模式创新和政策优化等因素共同推动这些机场在全球货运机场中脱颖而出。
此外,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在2024年展现出强劲的货运实力,其货运量高达227万吨,比2023年增长7.5%,从而稳坐全球第10名的宝座,并连续多年被视为亚太地区的重要货运枢纽。该机场定位明确,专注于全球高科技产品的中转,特别是半导体和电子零组件的转运。
中东三强突围
在此次排名中,中东地区共有3个机场跻身全球20强,分别是卡塔尔多哈国际机场、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多哈国际机场以超过260万吨的年货运量在中东机场中名列前茅,在全球机场中排名第8,货运量比2019年增长18.1%。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排名进步最快的是迪拜国际机场,从2023年的第17名跃升至2024年的第11名。该机场2024年的货运量为218万吨,比2023年增长20.5%,但仍比疫情发生前的水平低13.4%。在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同时,其他因素在推动迪拜国际机场成为全球领先的航空货运枢纽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对中转货物而言。
德迅全球网络与承运商管理部高级副总裁兼航空物流负责人霍尔格·凯茨表示,迪拜“高效且注重时效的海关程序”是其关键优势,对海空联运或空陆联运等多式联运解决方案来说更是如此。他表示,由于红海航运中断,德迅许多原本依赖海运的客户转向经迪拜国际机场中转的海空联运方案,以寻求成本与速度的平衡。
“在新冠疫情导致货运量减少之后,迪拜国际机场的货运量在2020年~2023年开始稳步回升。最近,由于红海冲突造成干扰,该机场的货运量进一步增加。”凯茨说。
Freightos航空解决方案副总裁塞巴斯蒂安·波德戈斯基称,迪拜在适应这一转变方面处于有利地位,而阿联酋航空SkyCargo货运部也表现得十分积极。“他们一直在重建货运机队,并积极开拓需求旺盛的市场。随着更多腹舱运力在迪拜国际机场投入使用,我们还看到一些货物从迪拜世界中心机场转移到迪拜国际机场”。
贸易与运输集团董事总经理弗雷德里克·霍斯特也指出,欧洲进口贸易数据表明“通过阿联酋运输的货运量增长了30%”,这证实了红海冲突引发的海运与空运转换的趋势。除了目前的发展势头,迪拜国际机场的货运格局还将迎来进一步变革。根据计划,迪拜世界中心机场将进行扩建,旨在未来几年内将年货运量从约100万吨增加到1200万吨。
迪拜国际机场的排名变化在今年的榜单上最为突出,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同样取得了显著进步。该机场从2019年的第47名跃升至2023年的第19名,并在2024年升至第17名。该机场2024年处理了近198万吨货物,比2023年增长23.8%,比2019年大幅增长289.6%。
凯茨表示,地处欧亚大陆交汇点的战略位置、较为完善的洲际航线网络和先进的货运设施,共同推动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货运量持续增长。土耳其航空货运部同样功不可没,其货运量比2018年增长40%。
美国枢纽生变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货运枢纽机场的排名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在全球排名中稳居第2位的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排名下滑至第3名,2024年其处理了375万吨货物,比2023年减少3.3%,比2019年减少13.2%。相比之下,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保持了第7名的位置,处理了275万吨货物,比2023年增长9%,比疫情发生前水平增长31.6%。
美国空运货代协会执行董事布兰登·弗里德称:“孟菲斯国际机场和迈阿密国际机场表现的差异表明,美国航空货运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尤其体现在电子商务动态的变化、区域专业化以及整合商与货代业务之间的相互作用上。”
弗里德表示,作为联邦快递的核心枢纽,孟菲斯国际机场年货运量减少与综合快递运输模式的战略转变有关。“尽管航空货运业务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孟菲斯国际机场的货运量出现了减少。这表明综合快递运输模式内部进行了战略调整,主要的整合商正在优化其网络,优先运输高利润货物,并可能减少航班飞行时间。这意味着一些低收益的货物可能采用其他运输方式或以不同方式进行管理”。
迈阿密国际机场的表现则有所不同。弗里德表示:“迈阿密国际机场货运量的显著增长凸显了其作为传统货运代理公司关键转运枢纽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拉丁美洲贸易航线上”。他指出,该机场拥有广泛的客运航线网络,并具备腹舱货运能力,同时还有众多货运航空公司提供支持,这为货运代理公司提供了“超越综合快递运输模式的更大灵活性和更多竞争选择”。
迈阿密国际机场在易腐货物、高价值商品和来自拉丁美洲近岸贸易方面的专长已成为其一大优势,这体现了货运代理和航空公司为利用特定地区的区域连接而作出的战略性转变。
事实上,美国机场正在改变其在全球供应链上的角色。地缘政治事件促使某些高价值且对时间敏感的货物从海运转向空运,从而增加了对拥有完善洲际连接网络的美国门户机场的运力需求。同时,近岸外包正逐渐成为全球贸易流动模式的一次结构性变革。
“这一趋势代表了全球供应链的重大调整,促进了美洲内部更强大的南北贸易轴线的发展”。弗里德补充说,近岸外包正在推动美国与拉丁美洲之间航空货运量的增长。迈阿密国际机场凭借其与该地区的良好连通性,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枢纽机场,包括达拉斯/沃斯堡机场、休斯敦机场和拉雷多机场,也因与墨西哥强大的地面连接而有望从中获益,因为越来越多紧急且高价值的近岸货物青睐航空运输。弗里德强调,这些发展趋势正在重塑美国机场的功能。“美国机场正在从单纯的中转点转变为复杂的多式联运配送和转运中心。这不仅包括促进传统的进出口业务发展,还能支持复杂的跨境流动、提供增值服务,并通过地面运输实现高效的后续配送”。